囫囵吞枣
成语名字: 囫囵吞枣
成语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成语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成语出处: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成语繁体: 囫圇吞棗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囫,不能读作“wù”。
成语例句: 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成语故事: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