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拙
成语名字: 弄巧成拙
成语拼音: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成语解释: 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批评场合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拙,不能读作“chū”或“zhuó”。
反义词: 歪打正着
成语例句: 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
弄巧成拙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孙知微为成都寿宁寺画《九曜图》,他画好草图后因有事离开就叫弟子代为着色。弟子发现图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中瓶子是空的,就添上一枝粉红色的莲花。孙知微知道后立即指出他们弄巧成拙,因为该瓶是用来镇妖伏水的。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