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zhí liàng duō wén

成语解释: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成语出处:《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成语繁体:直諒多聞

成语例句: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世有直谅多闻,引绳墨经纠余不逮者,祷祀求之矣。(清 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篡序》)

成语拼音:zhí mù bì fá

成语解释: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成语出处:《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近义词:直木先伐

成语拼音:zòng qǔ wǎng zhí

成语解释: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成语出处:《抱朴子·内篇·微旨》:“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

成语繁体:縱麯枉直

成语拼音:zhí nèi fāng wài

成语解释: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成语出处:《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成语例句: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只要体当自家直内方外之实事,乃是为已之切。”

成语拼音:zhèng sè wēi yán

成语解释: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成语出处:《宋史 杜衍等传论》:“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近义词:正色直言

成语拼音:zhèng sè zhí yán

成语解释: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成语出处:《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近义词:正色危言

成语拼音: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成语解释:谓言行正直。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成语繁体:正視繩行

成语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

成语解释: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成语出处: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成语繁体:直言極諫

近义词:直言切谏

成语例句:直说遭怨,直言遭忌,就为刺了别人的心——小之被人骂为‘臭嘴’,大之可以杀身。所以不折不扣的‘直言极谏’之臣,到底是寥寥可数的。★朱自清《论老实话》

成语拼音:zhí yán zhèng jiàn

成语解释:同“直言极谏”。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成语繁体:直言正諫

近义词:直言极谏 直言切谏

成语例句:其有直言正谏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集华林东门,人别引见,共论得失。★《北史·魏纪四·肃宗孝明帝》

成语拼音:zhí yán qiē jiàn

成语解释:同“直言极谏”。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成语繁体:直言切諫

近义词:直言极谏

成语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

成语解释: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近义词:良药苦口 持平之论

反义词: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

成语例句: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成语拼音:zhí yán zhèng lùn

成语解释:正直公道的言论。

成语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成语繁体:直言正論

近义词:正言正谏 直言无隐

反义词:恶言恶语 冷言冷语

成语例句:在中国商品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许多记者发表了直言正论。

成语拼音:zhèng zhí wú sī

成语解释: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成语繁体:正直無私

近义词:铁面无私 正直无邪

成语例句:朝内官员皆惧秦桧,无处与岳元帅伸冤,那阴间神道,正直无私,必有报应。”(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九回)

成语拼音:zhèng zhí wú xié

成语解释:公正而无私心。

成语出处: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

成语繁体:正直無邪

近义词:正直无阿

成语例句: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6回:“大概年愈久,则道益深,所行正直无邪,即可与天地同寿。”

成语拼音:zhēng zhēng yǒu shēng

成语解释:铮铮:金属相击声。比喻为人正直,名声很好。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成语繁体:錚錚有聲

近义词:铁骨铮铮

成语例句: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成语拼音:yì dǎn zhōng gān

成语解释:指为人正直忠贞。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成语繁体:義膽忠肝

成语例句:〖示例〗安得义胆忠肝兮,同享宇宙太平! ★太平天国 洪秀全《因冯云山有难感慨作歌》

成语拼音:yán fāng xíng yuán

成语解释: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

成语繁体:言方行圓

近义词:言行不一

反义词:言行一致

成语拼音:yī jiè zhī shì

成语解释: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成语例句:自湖南军兴,一介之士,长官倒屣。★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

成语拼音:yán xìn xíng guǒ

成语解释:见“言必信,行必果。”

成语出处: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近义词:言必信,行必果

反义词:言而无信

成语例句:严复《原强》:“而我中国则言信行果,仅成硁硁小人,君子弗尚也。”

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

成语解释: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繁体:以直報怨

近义词:以德报怨 以礼相待

反义词:忘恩负义

成语例句: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以直报怨,圣人不禁。”

成语拼音: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成语解释: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成语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成语繁体:賢良方正

近义词:贤才君子

成语例句: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成语拼音:xiǎo wǎng dà zhí

成语解释: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成语出处: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成语例句:汉·桓宽《盐铁论·论儒》:“故小枉大直,君子为之。”

成语拼音:xuè xìng nán ér

成语解释: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成语出处: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成语繁体:血性男兒

成语拼音: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语解释: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成语出处:《后汉书·致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圆),朋党奸,罔上害人。”

成语繁体:外方内圓

近义词:外方内员

成语例句:她是一个外方内圆的人物

成语拼音: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语解释: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成语繁体:外方内員

近义词:外方内圆

成语拼音:wēi yán nì ěr

成语解释: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

近义词:忠言逆耳

成语拼音:wēi yán wēi xíng

成语解释: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成语例句: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成语拼音:wēi yán gāo lùn

成语解释: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成语繁体:危言高論

近义词:危言谠论

成语例句:《梁书·王承传》:“时有魏君申英好危言高论,以忤权右。”

成语拼音:shū rén jūn zǐ

成语解释: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近义词:正人君子

成语例句: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淑人君子,实邦之基。”

成语拼音:shǒu zhèng bù ē

成语解释: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近义词:刚正不阿

成语例句: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因为执法严猛,守正不阿,眼下颇受皇上信用。”

成语拼音:shǒu zhèng bù náo

成语解释: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成语繁体:守正不撓

近义词:守正不回 守正不阿

成语例句: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6卷:“不以门阀自高,益能守正不挠,为时名相。”

成语拼音:shǒu zhèng bù ráo

成语解释:见“守正不挠”。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成语繁体:守正不橈

近义词:守正不挠

成语拼音:qīng fēng jùn jié

成语解释: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成语出处: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成语繁体:清風峻節

近义词:清风劲节

成语例句:清·陈确《上闵辰先生书》:“吾师清风峻节,夙昔所仪。”

成语拼音:qīng lián zhèng zhí

成语解释: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成语出处:《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成语繁体:清亷正直

近义词:清正廉洁

成语例句:〖示例〗亲自问杀人贼,全不论清廉正直,倒不如懵懵遇痴。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

成语拼音:qiān rèn wú zhī

成语解释:比喻人品正直。

成语出处:《水经注·汶水》:“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成语繁体:千仞無枝

成语拼音:pái chì yì jǐ

成语解释: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人。又作“排除异己。”

成语出处:《晋书 殷凯传》:“凯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成语繁体:排斥異己

近义词:排除异己

成语例句:在国民党内部,各军官将士为了升官发财,排斥异己是他们贯用的伎俩。

成语拼音:pái chú yì jǐ

成语解释: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成语出处: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十章:“孙峻、孙晽兄弟相继专权,更加残暴,排除异己,淫污宫廷。”

成语繁体:排除異己

近义词:排斥异己摈斥异己

成语例句: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五章:“你们为着把持社局,排除异己,不惜借阮胡子的事挑动纷争。”

成语拼音:nì ěr lì xíng

成语解释: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成语出处:《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近义词:忠言逆耳利于行

成语例句:宋·朱熹《答汪尚书书》:“诸公果能协成元履之论,使圣德日新,谗佞屏远,逆耳利行之言,日至于前,而无所忤焉。”

成语拼音:míng fèng cháo yáng

成语解释:《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梧桐者,犹明君出也。生于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成语繁体:鳴鳳朝陽

近义词:朝阳鸣凤

成语例句:鸣凤朝阳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宋·范成大《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

成语拼音:máng hán sè zhèng

成语解释:指星光清冷色纯正。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柳河东集序》:“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宋·张孝祥《代季父上陈枢密书》:“此数公者,声称德望,炳然较著,真与芒寒色正者比。”

成语例句:宋·张孝祥《代季父上陈枢密书》:“此数公者,声称德望,炳然较著,真与芒寒色正者比。”

成语拼音:jīn huái tǎn bái

成语解释: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成语繁体:襟懷坦白

近义词:胸无城府 光明正大

反义词:心怀叵测 两面三刀

成语例句: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成语拼音:jīng huáng shī sè

成语解释: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成语出处:元 孔齐《至正直记 罗太无高节》:“司徒称名大呼,以手触扃。从官偕至者,动以百骑,惊惶失色”

成语繁体:驚惶失色

近义词:惊慌失色

成语例句:宗璞《南渡记》第一章:“这时的炮声虽还在远处,却响得足以使妇女惊惶失色。”

成语拼音:jié qīng zì shǐ

成语解释: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成语出处:《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

成语繁体:潔清自矢

成语拼音:jǔ wǎng cuò zhí

成语解释: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成语繁体:舉枉措直

近义词:举枉错直

成语例句:可不道举枉措直民不服。(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

成语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成语出处:《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成语繁体:舉直錯枉

近义词:举直措枉 举直厝枉

成语例句: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读孔圣之微言,思举直而错枉;观王珪之确论,欲激浊以扬清。”

成语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成语繁体:舉直措枉

近义词:举直错枉 举直厝枉

成语例句:读孔圣之微言,思举直而措枉;观王珪之确论,欲激浊以扬清。(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成语拼音:gū míng mài zhí

成语解释: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成语出处:《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成语繁体:沽名賣直

近义词:沽誉买直

成语拼音:gōng píng zhèng zhí

成语解释: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近义词:公平无私

成语例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2回:“天下的事惟公平正直合秤一般。”

成语拼音:gāng zhí bù ē

成语解释: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成语繁体:剛直不阿

近义词:刚正不阿

反义词:卑躬屈膝

成语例句: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是那样满怀激情地给我讲汉朝的范滂如何刚直不阿,挺身就险……”

成语拼音:gōng zhèng bù ē

成语解释: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成语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近义词:刚正不阿

反义词:卑躬屈膝

成语例句:他公正不阿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

成语拼音:gū yù mǎi zhí

成语解释:同“沽名卖直”。

成语出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成语繁体:沽譽買直

近义词:沽名卖直

成语拼音: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成语解释: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成语繁体:公正亷明

近义词:清正廉明

反义词:贪赃枉法

成语例句: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

成语拼音:fāng zhèng bù ē

成语解释: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成语出处:《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近义词:刚正不阿

反义词:阿谀逢迎

成语拼音:è zhí chǒu zhèng

成语解释:嫉害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成语繁体:惡直醜正

成语例句:章炳麟《菌说》:“若专以是非枉直相角,则天下皆恶直丑正者矣。”

成语拼音:dǎng lùn kǎn kǎn

成语解释: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成语出处:宋 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往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成语繁体:讜論侃侃

成语拼音:dǒng hú zhí bǐ

成语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成语繁体:蕫狐直筆

成语拼音:duān rén zhèng shì

成语解释:指端庄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成语例句:盖亦替‘天朝’扫除端人正士,使更易于长驱而入者。★鲁迅《书信集·指杨霁云》

成语拼音:dà zhí ruò qū

成语解释:见“大直若屈”。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成语繁体:大直若詘

近义词:大直若屈

成语例句: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论》

成语拼音:dà zhí ruò qū

成语解释: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近义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成语拼音:dào yuàn zhǔ rén

成语解释: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成语出处: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近义词:盗憎主人

成语拼音:dǎng yán zhí shēng

成语解释: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成语繁体:讜言直聲

近义词:谠言嘉论

成语拼音:chún chǐ xiāng xū

成语解释:犹唇齿相依。

成语出处: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成语繁体:脣齒相須

近义词:唇齿相依

成语拼音: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语解释: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近义词:盗怨主人

成语例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卢仝》:“仝复虑盗憎主人,愿罢之。”

成语拼音:chú jiān gé bì

成语解释:除掉坏人,改革弊端。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小官职居清廉,理当正直,除奸革弊也呵。”

成语繁体:除姦革弊

成语例句:古人都想有除奸革弊的清官执政

成语拼音:cōng míng zhèng zhí

成语解释: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成语出处:《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成语繁体:聰明正直

成语例句:那包爷(拯)自小聪明正直,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成语拼音:bēng bā diào kǎo

成语解释:古代的一种刑罚。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绷:捆绑。扒:脱掉。

成语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若经官发落,这绷扒吊拷要桩桩儿捱过。”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状。”

成语繁体:綳扒弔拷

近义词:棚扒吊拷 绷爬吊拷

成语例句:〖示例〗他把绷扒吊拷般般用,情节根由细细穷,那其间枯皮朽骨难禁痛,少不得从实攀供。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成语拼音:bù tǔ bù rú

成语解释: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近义词:刚正不阿

反义词:欺软怕硬

成语例句:明·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其人达于事理,不吐不茹,萧规曹随,必获同心之济,故用陈公。”

热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