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zhí biān suí dèng

成语解释: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成语繁体:執鞭随蹬

近义词:执鞭随镫

成语例句: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蹬,死亦甘心。(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成语拼音:zhōng gān yì dǎn

成语解释: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成语繁体:忠肝義膽

近义词:赤胆忠心 忠心赤胆

成语例句: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更觉得史公的忠肝义胆,活跃在纸上了。”

成语拼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成语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成语繁体:忠孝節義

近义词:忠孝节烈

成语例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成语拼音: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成语解释: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成语繁体:忠孝兩全

近义词:忠孝双全

反义词:不忠不孝

成语例句: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回:“朝野肃清,可称栋梁柱石,却是忠孝两全,朕亦深信,卿何奏他歹意,觉狠了些。”

成语拼音:zhǐ tiān shì rì

成语解释: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成语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近义词:指天为誓 信誓旦旦

反义词:背信弃义

成语例句:他指天誓日地表示愿意与之同生死共祸福。

成语拼音:zhōng xīn chì dǎn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成语繁体:忠心赤膽

近义词:赤胆忠心 忠心耿耿

成语例句:施蛰存《阿秀》:“这种男人家都是犯贱的,真不配拿忠心赤胆来待他们。”

成语拼音:zhōng zhēn bù yú

成语解释: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忠:忠诚;贞:有操守;坚定;渝:改变。

成语出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成语繁体:忠貞不渝

近义词:忠贞不二 忠心耿耿

反义词:六亲不认 大逆不道

成语例句:周恩来同志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成语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

成语解释: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成语出处: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成语繁体:直言極諫

近义词:直言切谏

成语例句:直说遭怨,直言遭忌,就为刺了别人的心——小之被人骂为‘臭嘴’,大之可以杀身。所以不折不扣的‘直言极谏’之臣,到底是寥寥可数的。★朱自清《论老实话》

成语拼音:zhèng yán zhí jiàn

成语解释: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成语繁体:正言直諫

成语例句:〖示例〗臣幸逢陛下至圣大明,好忠爱直,每正言直谏,特见优容。 ★唐 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

成语拼音:yī cùn chì xīn

成语解释:同“一寸丹心”。

成语出处: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近义词:一寸丹心

成语拼音:yǐ shēng xùn guó

成语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成语繁体:以身殉國

近义词:为国捐躯 以身报国

反义词:苟且偷生

成语例句: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朱自清《论气节》)

成语拼音:xiān qū lóu yǐ

成语解释:蝼蚁:蝼蛄和蚂蚁。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

成语繁体:先驅螻蟻

成语例句:人以寿为欢,老臣以寿为戚。既不能先驱蝼蚁,乃复频见此事。(明 李贽《初潭集 君臣二》)

成语拼音:wèi guó juān qū

成语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成语繁体:為國捐軀

近义词:为国献身

成语例句:郁达夫《马六甲游记》:“可是这中间的杀伐流血,以及无名英雄的为国捐躯,为公殉义的伟烈丰功,又有谁能够仔细说得尽哩!”

成语拼音:shū gān pōu dǎn

成语解释: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成语出处:唐·李白《行路难》:“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成语繁体:輸肝剖膽

近义词:输肝沥胆 披肝沥胆

成语例句:宋·秦观《代蕲守谢上表》:“复路迴车,顾迷途其未远;输肝剖胆,庶报效之可图。”

成语拼音:sh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见“输肝剖胆”。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臣得输肝沥胆,极竭以闻道,就鼎镬死且不朽,饮食寤寐不忘此志。”

成语繁体:輸肝瀝膽

近义词:输肝剖胆 披肝沥胆

成语拼音:shǒu shēn rú yù

成语解释: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近义词:守身若玉 洁身自好

反义词:同流合污

成语例句:但其中十个人里,一定总有一两个守身如玉,始终不移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成语拼音:shēng sǐ bù yú

成语解释: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成语出处: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然其先必有数十人或数百人,同一心志,生死不渝。”

近义词:生死不易生死不贰

成语例句:巴金《还魂草》:“这生死不渝的深厚的友情不仅使林的孩子眼里绽出泪光,连我们也被感动到许久说不出话。”

成语拼音:shǐ zhì bù yí

成语解释: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近义词:矢志不渝

反义词:朝三暮四 见异思迁

成语例句:冯雪峰《论》:“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

成语拼音:quǎ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成语繁体:犬馬之勞

近义词:犬马之报 死心塌地

反义词:强人所难

成语例句:李某不才,食禄多矣,无功报德,愿施犬马之劳。(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

成语拼音:quǎn mǎ zhī lì

成语解释: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成语繁体:犬馬之力

近义词:犬马之劳

成语例句: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我岳飞等今生不能补报,待转世来犬马之力罢!”

成语拼音:pī gān lì xuè

成语解释:比喻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成语繁体:披肝瀝血

近义词:披肝沥胆

成语例句:宋·欧阳修《又乞外郡第三札子》:“臣之忧危迫切,披肝沥血之诚,亦已屡渎于天聪。”

成语拼音:pī lù gān dǎn

成语解释:谓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安宗子科》:“披露肝胆,不知忌讳,实战实惶。”

成语繁体:披露肝膽

近义词:披肝露胆 披肝挂胆

成语例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成语拼音:p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成语繁体:披肝瀝膽

近义词:肝胆相照 诚心诚意

反义词: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成语例句: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 初出茅庐》)

成语拼音:pī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南史 袁昂传》:“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

成语繁体:披心瀝血

近义词:披肝沥血

成语拼音: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成语解释: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成语出处:《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成语繁体:寍為玉碎,不為瓦全

近义词:宁死不屈

反义词:忍气吞声 苟且偷安

成语例句: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拚到底吧。(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成语拼音:lí láo quǎn bù rù

成语解释: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成语繁体:籬牢犬不入

反义词:红杏出墙

成语例句: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岂不闻古人云‘篱牢犬不入’。”

成语拼音:juān qù xùn guó

成语解释: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成语繁体:捐軀殉國

近义词:捐生殉国 捐躯报国

反义词:贪生怕死

成语例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6回:“而战士仅食升斗之余,欲使捐躯殉国,不亦难乎?”

成语拼音:jiàn wēi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成语繁体:見危授命

近义词:见危致命

成语例句:慨自烽烟告警,见危授命,而尽力王事者,有几人哉!(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成语拼音:jìn zhōng bào guó

成语解释: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北史 文苑传 颜之仪》:“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成语繁体:儘忠報國

近义词:忠心耿耿 为国捐躯

反义词:卖国求荣

成语例句:青少年不仅要有尽忠报国的志向,还要努力学习,具备尽忠报国的本领。

成语拼音:jié zhì jìn zhōng

成语解释:竭:尽。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

成语繁体:竭智儘忠

成语例句: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7回:“但为本人免祸起见,也不便再和从前一样的竭智尽忠,言无不尽。”

成语拼音:hán huā wǎn jié

成语解释: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成语繁体:寒蘤晚節

反义词:晚节不保

成语例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寒花晚节

成语拼音:gān dǎn zhào rén

成语解释:指以赤诚之心待人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成语繁体:肝膽炤人

近义词:肝胆相照

反义词:虚情假意

成语例句: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象你这等肝胆相照人,一心向热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成语拼音:gān nǎo tú dì

成语解释: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成语繁体:肝腦涂地

近义词:马革裹尸 粉身碎骨

成语例句: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成语拼音:fàn yán jí jiàn

成语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成语繁体:犯顔極諫

近义词:犯言直谏 犯颜敢谏

成语拼音:bǎi zhōu zhī shì

成语解释: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成语出处:《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成语繁体:栢舟之誓

近义词:柏舟之节

成语例句:青松摧折,哀断女萝之心;丹节孤高, 终守柏舟之誓。★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张氏墓志铭》

热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