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zì gào fèn yǒng

成语解释:指主动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告:表明;奋勇:鼓起勇气)。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就因着自告奋勇求个恩典,说奴才情愿巴结这个缺!”

成语繁体:自告奮勇

近义词:毛遂自荐 挺身而出

反义词:畏首畏尾 畏葸不前

成语例句:好心的渔户自告奋勇,选拔了五十多名上等青年猎手,披弓带箭前去寻找。(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六)

成语拼音:xīn gān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近义词:何乐不为 死心塌地

反义词:强人所难 死不甘心

成语例句:温州不算十分穷苦的地方,也没碰着大荒年,干什么得了七个小毛钱,就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小妹子捧给人家呢?(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成语拼音:shì bì gōng qīn

成语解释: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成语出处: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成语繁体:事必躳親

近义词:身体力行 一本正经

反义词:游手好闲 好吃懒做

成语例句: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事必躬亲,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成语拼音:shì wú jù xì

成语解释:巨:大。事情无论大小,同等对待。亦作“事无大小”,“事无小大”。

成语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成语繁体:事無巨細

近义词:事无大小

成语例句: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

成语拼音: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成语繁体:匹夫有責

近义词: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反义词:敷衍塞责

成语例句: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成语拼音:mǎn qiāng rè chén

成语解释: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成语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近义词:一腔热血 热肠古道

反义词:漠不关心 冷若冰霜

成语例句:他总是满腔热枕地帮助别人。

成语拼音:gān xīn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成语出处: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近义词:何乐不为 甘之如饴

反义词:身不由己 迫不得已

成语例句: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选集 愚公移山》)

成语拼音:fēn miǎo bì zhēng

成语解释: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成语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成语繁体:分秒必爭

近义词:争分夺秒 只争朝夕

反义词:因循坐误 坐失良机

成语例句:为了赶上大部队,小战士一步不停地向前走着,分秒必争,终于在黎明前与大部队汇合。

成语拼音:dōng bēn xī pǎo

成语解释:指到处奔波

成语出处:杨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

成语繁体:東奔西跑

近义词:东奔西走

成语例句:憔其为退头货,所以在山东河南东奔西跑。★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

成语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

成语解释: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成语繁体:當仁不讓

近义词: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反义词:推三阻四 临阵脱逃

成语例句: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成语拼音:bù yàn qí fán

成语解释: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成语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成语繁体:不厭其煩

近义词:诲人不倦 苦口婆心

反义词:不胜其烦

成语例句:今之史学则异是,必致谨于闾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不厌其烦,不嫌其鄙。(清 严复《道学外传》)

成语拼音:bēn zǒu hū háo

成语解释: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成语繁体:奔走嘑號

成语例句: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奔走呼号,力图挽救。(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二回)

热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