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雨冷唯添暑

早春

  雨冷唯添暑,烟初不著春。

  数枝花颣小,愁杀扈芳人。

  《早春》译文

  冷雨萧瑟却平添几分闷热,轻烟初起尚未染上春痕。

  几枝花蕾伶仃瘦小,愁煞了寻芳护花的痴心人。

  《早春》简析

  《早春》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早春特有的自然景象为切入点,通过“冷雨”“轻烟”“疏花”等意象,勾勒出乍暖还寒时节的矛盾气象:冷雨未消却暗藏暑气,烟霭初生却难觅春痕,仅有的几枝零落小花更令寻芳者心生惆怅。全诗以凝练的笔触捕捉早春的微妙变化,在冷与暖、希望与失落的对比中,既展现了物候交替的独特性,又暗含对生命萌发受阻的感怀。

  《早春》赏析

  “雨冷唯添暑,烟初不著春”两句以矛盾性自然意象勾勒早春的异常气候特征。首句“雨冷”本应驱寒,却反言“添暑”,通过反逻辑表述揭示出早春湿冷与暮春闷热交织的独特体感(如阴雨连绵反而加剧了春寒料峭后的乍暖还寒),暗示物候错位的微妙状态。次句“烟初”指向初生的春雾,而“不著春”直指烟霭未能晕染春色,以视觉的朦胧化(雾气遮蔽新芽嫩叶)表达春意未显的抽象感知,暗含对季节更迭迟缓的敏锐观察。

  “数枝花颣小,愁杀扈芳人”两句聚焦微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互动关系。“花颣”之“颣”原指丝线疙瘩,此处喻指初绽花蕾的细小瑕疵(如花瓣未展或形态蜷缩),以物态缺陷映射早春生命的未臻完满;“数枝”更强化花事零落的冷清气象,与盛春的繁茂形成对照。末句“愁杀”直抒胸臆,“扈芳人”既可解作护花使者(如园丁或采花人),亦可引申为寻春的诗人自身,通过花之残缺与人之愁绝的双向映照,揭示早春生机与脆弱共存的深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