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曲

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更衣曲》译文

  博山炉飘出阵阵香雾,子夫手执红烛引着武帝至尚衣轩。

  长夜漫漫,不知已是什么时候,邻近的鸡还未打鸣,寒雁已经飞过去了。

  庭院前的雪将松桂压得低低的,长长的走廊下那点点烛光迷茫的笼罩着这一切。

  堂上宾客们还在饮酒作乐,帘幕中乐声扰扰。

  《更衣曲》注释

  博山:即博山炉,又叫博山香薰,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纱笼:纱质的灯笼。

  嘈:即喧闹,嘈杂。

  《更衣曲》简析

  《更衣曲》是一首七言乐府诗,这首诗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为皇后事为题材而作。诗的首联描绘火光炯炯,香烟袅袅升起的景象;颔联描写夜色深沉,时间仿佛凝固在无尽的漫漫长夜之中;颈联视线由远及近,转至庭院之中;尾联将笔触聚焦于宴会本身。

  《汉武帝故事》曰:“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初,上行幸平阳公主家,主置酒作乐。子夫为主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动,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主遂纳子夫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