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译文

  雨后的春景更加清丽。只有离别故乡的人,心中的隐痛终难清洗。北固山前,三面临水,宛如碧玉梳堆起了青螺发髻。

  一封家信来自遥远的万里。问我什么时候,真的为回归故里而决计?回首送春,拼死一醉,东风吹断了我的千行热泪。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译文二

  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注释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别名《蝶恋花·送春》。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京口: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春容:春天的景物。

  幽恨:深恨。此处指郁结于心的乡愁。

  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

  青螺髻(jì):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

  真个:真的,的确。个,助词。

  归计:回乡的打算。

  拚(pàn)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赏析

  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词人的 家人急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家人盼归,可是作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愁面对东风抛洒热泪了,所以结句说“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最后这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是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鉴赏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北固山雨后清丽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客游在外难以排遣的幽怨,下片描写了作者有家难回,于是借酒消愁却又难以解忧的愁怀,表现了作者身在异乡的浓郁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首词通过对比、反衬等艺术手法,层层递进的写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词语意沉痛,风格深沉凝重,情意缠绵,富有艺术感染力。

  苏轼是圣于情者,读其词会感到他所爱者极多。即以异乡异土来说,凡有井水饮处,他都能发现它们的山水之美、出产之美、人物之美,所以人们常常引用他的“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说明他对生活的热爱之忱,这当然是有见地的。不过人们往往又因此而忽略了他对故乡的爱,似乎他志在四方,已经乐不思蜀了。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故乡之情和李白一样,浓如美酒,真醇之极。此篇就有这种特点。

  上片开篇,词人先写经过春雨洗涤浸润过的眼前景物,一切山水都是焕然一新的,“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春雨过后的千百种景物都显得如此清新,清新得给人美的享受,然而在这一片烂漫的春光里,唯有我这个游子的离恨忧郁无法被洗去。一个“洗”字,用得妙,春雨是美好的,能经过春雨洗礼也是一件乐事,然而雨只能拂去事物表面的尘土凡垢,那难以释怀的思乡之情却是深深地埋在心里,是春雨无法触及的。这场好雨可以滋润青苗绿篱,但却滋润不了词人惆怅的心底,这种在美好事物面前产生的强烈的对比,一个“洗”字,道出千种万种的辛酸与无奈。此时的词人,又放眼向远方望去:“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远远看去,一条江水环北固山潺潺流过,那层层叠叠的青山如同少女头顶上青螺形状的发髻,而那蜿蜒的江水就像是碧玉做成的梳子一般,依偎在北固山的旁边。古人喜欢以物喻人,用美好的事物形容美好的女子或男子,同样,苏轼此处的描写更形象生动地把北固山美丽的景色如画卷般展示给读者。这样的山水虽美,但是终究不是故乡的景色,这么美的景色不属于我,又给词人的离愁添上了一笔浓重的色彩。

  这时词转下片,看到这美景,本来思归之心就已经很难耐了,此时又偏偏收到了乡书,“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词人说:终于还是收到了故乡的家书,家中亲人挂念,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一个计划准备回家呢?家人盼着我回家,我又何尝不想还乡?但这个归期,我又去问谁呢?想到这里,漂泊的日子仍然遥遥无期,词人也无奈,最后逼出了末句:“挥手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干行泪。”读到此处,读者的情绪也被激发到高潮。心里的离愁和无可奈何,使词人实在目不忍视眼前的美丽春色了,只能蓦然回首,真是想大醉一场就让春天这样过去,不要再让词人的心更难受了。人人盼春而词人在此却要“送春”,个中滋味,实在是催人泪下;而词人的心是多情的,是容易被感动的,这么忧伤的情,不妨转过头迎着风,让温暖的东风来吹散词人脸上的泪痕。这里的“吹”和开头的“洗”又构成一组呼应,词人想让美好的春雨洗掉自己的忧愁不得,到最后就是想让东风吹去脸上的泪痕也不得,太难过,太悲凉,眼泪一行一行不住地流下,千行的思乡泪,就是东风也吹不干,只能把它们吹乱吹“破”。情之至,问之至,百转千回的惆怅,尽在两片词中,两个字里。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邮,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苏轼在润州京口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这首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

猜你喜欢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版本一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版本二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