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zhǐ bāo bù zhù huǒ

成语解释: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纸包不住火……那笔款子,你收留不得。”

成语繁体:紙包不住火

反义词:瞒天过海

成语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看样子漕帮内部怨气冲天,一旦纸包不住火,烧开来会成燎原之势。”

成语拼音:zhí dài yǔ lín tóu

成语解释: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僧问:‘迢迢一路时如何?’师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反义词:未雨绸缪

成语拼音:zéi fū rén zhī zǐ

成语解释:贼:毁坏;夫:这,那。害了人家的儿子。对引导别人犯错误者的斥责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成语例句:晋·孙盛《魏氏春秋》:“盛以此为美谈,无乃贼夫人之子与?”

成语拼音:zì ài bù zì guì

成语解释:自爱:指有自爱、自尊之心;自贵:抬高自己。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成语拼音:zuǐ dà hóu lóng xiǎo

成语解释: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语繁体:嘴大喉嚨小

近义词: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语例句:他是个嘴大喉咙小的人,十分贪心

成语拼音: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成语解释:池中物:比喻蛰处一隅、脚无大志的人。比喻总有出头的一天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成语拼音:zhī chǐ jìn hū yǒng

成语解释:知道羞耻,已经接近了勇敢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成语拼音:zhì biāo bù zhì běn

成语解释:标:树枝的末梢,指事物的表面或枝节;本:草木的茎或根,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只从表面上、枝节上加以治理,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8章:“伟哥这种药,治标不治本,我劝你还是不试为好。”

反义词:标本兼治

成语例句:洪放《秘书长·二》:“治标不治本,后面的麻烦更多。”

成语拼音:zhēn jīn bù pà huǒ

成语解释: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成语出处: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近义词:真金不怕火炼

成语例句: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成语拼音: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成语出处:老舍《荷珠配》第一场:“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怎奈呀针尖对麦芒,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

成语繁体:針尖對麥芒

近义词:针锋相对

成语例句: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怎奈呀针尖对麦芒,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老舍《荷珠配》第一场)

成语拼音: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成语解释: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成语繁体:炤葫蘆畫瓢

近义词:依样画葫芦 照猫画虎

反义词:标新立异

成语例句: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成语拼音: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

成语解释: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成语出处: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成语拼音:zhé jié xià móu shì

成语解释: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近义词:折节下士 折节下贤人

成语拼音:zhōng kàn bù zhōng chī

成语解释: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4卷:“却而今没蛇得弄,中看不中吃,要来无干。”

成语繁体:中看不中喫

近义词:好看不好吃

成语例句:林斤澜《榕》:“花木瓜——中看不中吃。”

成语拼音: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

成语解释: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近义词:折节下士 折节下谋士

成语拼音:zuǐ jiān shé tóu kuài

成语解释:比喻话多而轻率。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

成语繁体:嘴尖舌頭快

近义词:嘴尖舌快

成语例句: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三回)

成语拼音:zhōng kàn bù zhōng yòng

成语解释: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

成语出处:许地山《玉官》:“枪炮军舰都如明器,中看不中用。”

近义词:中看不中吃

成语例句:凌叔华《杨妈》:“我也不要置办那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成语拼音: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成语解释: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成语出处: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近义词:以身作则

成语例句:我们做到正人先正己,就会有说服力

成语拼音:zuò shān kàn hǔ dòu

成语解释:比喻暂不介入双方的斗争中,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都是全桂子的本事。”

近义词:坐山观虎斗

成语拼音:zháo sān bù zháo liǎng

成语解释: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

成语繁体:着三不着兩

成语例句: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成语拼音: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成语解释:众人的愤怒像水火一样厉害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

成语例句: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

成语拼音: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成语解释: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近义词:藏而不露

反义词:锋芒毕露

成语例句:〖示例〗俗语说的:‘真人不露相。’我且用话探他一探。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

成语拼音: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成语解释: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成语繁体:坐山觀虎鬥

近义词:坐观成败

成语例句: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要耐心劝解,决不能坐山观虎斗。

成语拼音: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

成语解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成语繁体:嘴是兩張皮

成语例句:嘴是两张皮,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成语拼音: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成语解释:曲:弯曲,比喻邪恶;直:笔直,比喻正直。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淮南子·说山训》:“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

成语拼音:zhān wà guǒ jiǎo xuē

成语解释: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

成语繁体:氊襪裹脚鞾

成语例句: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成语拼音:zhī yī bù zhī shí

成语解释:仅知道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了解全面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结和》:“秦知进取之利,而不知鸿门之难,是以知一不知十也。”

成语拼音: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

成语解释:两相情愿

成语出处: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成语繁体:周瑜打黄蓋

近义词:两相情愿

成语例句:做生意是周瑜打黄盖,一家愿打,一家愿挨

成语拼音:zì yǐ wéi dé jì

成语解释: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成语繁体:自以為得計

近义词:自以为计

成语例句:却说魏延烧断栈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自以为得计;不想杨仪、姜维星夜引兵抄到南谷之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

成语拼音:zhòu yǔ bù zhōng rì

成语解释:骤:急速;终:竟,从开始到末了;终日:整天。攀雨下不了整天。比喻势头很猛不能持久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成语拼音:zhé zuò shuò rì è

成语解释: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成语例句:清·洪昇《长生殿·自序》:“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

成语拼音:yī bǎi èr shí háng

成语解释: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近义词:各行各业 三百六十行

成语例句:〖示例〗我想这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 这一质问可以说是对於妓门制度的控诉与否定。 ★元 关汉卿《金线池》一折

成语拼音: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成语解释:指心里不以为然,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撇开不管。也在怀疑仪器不干净时,用作自我安慰的话。

成语出处:茹志鹃《静静的产院》:“她想出去,离了这里,眼不见为净。”

成语繁体:眼不見為凈

近义词:眼不见,心不烦

反义词:眼见心烦

成语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叫老唐带着我充军到外县,你好眼不见为净!”

成语拼音:yi bào huan yi bào

成语解释:旧时认为做了怎幺样的事,就有怎幺样的报应。也指怎幺对待别人的,也就会得到怎幺样的回报。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成语繁体:一報還一報

近义词:一还一报

成语例句:明儿大伙一人带一根大棒子,用大棒子来审韩大棒子,这叫一报还一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

成语拼音:yī bí kǒng chū qì

成语解释: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似此不必学温韦,已与温韦一鼻孔出气。”

成语繁体:一鼻孔出氣

近义词:一路货色

成语例句: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和一般'洋学生'、'洋教习'一鼻孔出气。”

成语拼音:zūn zhōng jiǔ bù kōng

成语解释:尊:古代盛酒的器皿。杯里经常有酒。比喻招待不停,宾客不绝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补·豪爽》:“孔北海居家失势,宾客日满其门,爱才乐士,常若不足,每叹曰:‘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优矣。”

成语拼音:yī biān yī tiáo hé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条痕”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成语繁体:一鞭一條痕

近义词: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成语例句:〖示例〗吾兄这几句话,真是一鞭一条痕的几句好文章!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成语拼音: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扎实。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十卷:“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成语繁体:一棒一條痕

近义词: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成语例句: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成语拼音:zhī zǐ mò ruò fù

成语解释: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成语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近义词:知女莫若母

成语例句:他的事,最好问他父亲,知子莫若父嘛!

成语拼音:yī běn huà hú lú

成语解释: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成语繁体:依本畫葫蘆

近义词:依样画葫芦 依样葫芦

成语例句:〖示例〗怕我连真带草,一剗数黑论黄,写仿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 ★元 王伯成《贬夜郎》第二折

成语拼音:yì dì zé jiē rán

成语解释: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近义词:易地皆然

成语例句:鲁迅《端午节》:“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呢?‘易地则皆然’。”

成语拼音:yì duō bù yā shēn

成语解释:艺:技艺,本领。比喻人学会的技艺越多,也不会造成自身负担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艺多不压身,日后你们要是不愿跟着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马卖解,饿不了肚皮。”

近义词:艺不压身

成语拼音:yòu chuán zhī bā zhāng

成语解释:打了一顿巴掌。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4回:“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放肆之嘴,打了十个‘右传之八章’。”

成语繁体:右傳之八章

成语拼音:yǒu bí zi yǒu yǎn

成语解释: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4章:“孙桂英心里狐狐疑疑的,听马凤兰说的有鼻子有眼儿,也就信了。”

近义词:神乎其神

反义词:千真万确

成语例句:陈忠实《白鹿原》第17章:“可接着又有俩人来报告,说得有鼻子有眼。”

成语拼音:yǔ cǎo mù jù huī

成语解释: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成语出处:明·陈继儒《晚香堂·附赞·有序》:“既为男子,忍与草木俱灰!”

近义词:与草木俱腐 与草木俱朽

成语拼音:yī dǔ zǐ huài shuǐ

成语解释:指人心肠很坏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成语繁体:一肚子壞水

近义词:蛇蝎心肠

成语例句: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咱们这几个哥们儿都一肚子坏水儿,蓝衣社想不出来的咱都能干出来。”

成语拼音:yī chuí zi mǎi mài

成语解释: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成语出处:老舍《女店员》第二幕:“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到这儿来!”

成语繁体:一錘子買賣

成语例句: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我们的战斗道路还长,一锤子买卖能行吗?”

成语拼音:yī dài fēng sāo zhǔ

成语解释: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泛指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坛领袖

成语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第六卷:“当其为一代风骚主。”

成语拼音:yǔ cǎo mù jù fǔ

成语解释:腐:腐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

成语出处:《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古来贤豪,不遭兴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可胜咤哉!”

近义词:与草木同腐 与草木俱灰

成语拼音:yǔ cǎo mù tóng xiǔ

成语解释: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近义词:与草木俱朽 与草木俱腐

成语例句:我不想与草木同朽

成语拼音:yǔ cǎo mù tóng fǔ

成语解释:腐:腐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成语出处: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近义词:与草木俱腐 与草木俱灰

成语拼音:yǔ cǎo mù jù xiǔ

成语解释: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近义词:与草木俱腐 与草木同朽

成语拼音:yī gùn dǎ yī chuán

成语解释:指不分好坏,全盘否定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的话虽是不错,但俗语说的,树大有枯枝,一国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坏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成语拼音:yī guó yī zhǎng xuè

成语解释:掴:用巴掌打。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成语繁体:一摑一掌血

近义词:一棒一条痕

成语例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要诗得诗,要赋得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成语拼音:yī fàn sān tǔ bǔ

成语解释: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成语出处:《史记 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成语繁体:一飯三吐哺

近义词:握发吐哺

成语例句:〖示例〗干王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不以触犯见罪,虽与周之姬旦,一饭三吐哺, 一沐三握发,无以过也。 ★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成语拼音:yī gùn zi dǎ sǐ

成语解释: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这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

近义词:一棒子打死

成语例句:王朔《无人喝彩》:“对你,没什么公平客观好讲,就得一棍子打死。”

成语拼音:yóu gān dēng cǎo jìn

成语解释: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成语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初集〉弁言》:“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油干灯草尽’,资本主义进展到了第三期,它的渐渐地崩溃,在目前‘油’虽还未‘干’,‘灯草’虽还未‘尽’,但这样下去,是朝着‘油干灯草尽’的路线走去,这是很显然的趋势。”

成语繁体:油干燈艸儘

近义词:油干灯尽

成语拼音:yì gāo rén dǎn dà

成语解释: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成语繁体:藝高人膽大

近义词:艺高胆大

成语例句: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三章:“也就是常言说的艺高人胆大。”

成语拼音:yī hú lu huà piáo

成语解释: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成语出处:《诗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论事,依葫芦画瓢,就会写成:一条搭肩六尺长,劳动一天沾了灰。”

成语繁体:依葫蘆畫瓢

近义词:依样画葫芦

成语例句:〖示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想和做》

成语拼音:yī fàn sān yí shǐ

成语解释:矢:通“屎”,粪便。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成语繁体:一飯三遺矢

反义词:老当益壮

成语例句:他现在发出“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的慨叹

成语拼音: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成语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成语繁体:一舉手之勞

近义词:举手之劳

成语例句:鲁迅《书信集·致黄源》:“他们一不高兴,就可以不说理由,只须一举手之劳,致出版事业的死命。”

成语拼音:yǎng hǔ zì yí zāi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

成语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虎自贻灾。”

成语繁体:養虎自貽災

近义词:养虎自遗患

成语拼音:yǎng hǔ zì yí huàn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成语繁体:養虎自遺患

近义词:养虎遗患

成语例句:清·宋儒醇《甲申春三月》:“武臣怯战斗,文臣主羁绊,驯致国破亡,养虎自遗患。”

成语拼音:yǐ jiǔ sān fēn zuì

成语解释:倚:倚仗。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形容借一点因由,故意扩大事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

成语例句:他这是倚酒三分醉,小心他在使坏

成语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à

成语解释:沐:洗头;捉:用手攥住。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成语繁体:一沐三捉發

近义词:一沐三渥发 一沐三握发

成语拼音:yī mù sān wò fà

成语解释: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成语繁体:一沐三握發

近义词:一沐三渥发 一沐三捉发

成语拼音:yǒu nǎi biàn shì niáng

成语解释:比喻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

成语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便是所谓‘有奶便是娘’,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

成语繁体:有嬭便是孃

近义词:见利忘义

成语例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年轻官员们多半都是有奶便是娘,见利忘义之徒不胜枚举。”

成语拼音:yuè niǎo cháo nán zhī

成语解释:越:古代国名,今浙江一带。越地的鸟在外地筑巢,必用向南的树枝。比喻不忘故乡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近义词:狐死首丘 越鸟南栖

成语拼音:yī qù bù fù fǎn

成语解释:复:重复。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成语繁体:一去不復返

近义词:人去楼空

反义词:反复无常

成语例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诗)

 529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热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