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浮云一百八盘萦

竹枝词二首·其一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竹枝词二首·其一》译文

  一百八盘,在云遮雾罩之中,山路盘绕而上,落日照耀的四十八渡分外明丽。

  不要认为鬼门关外的黔州地处荒远,四海之内都处都可以安家,这里的居民也和我们的亲兄弟一样。 

  《竹枝词二首·其一》注释

  一百八盘:山岭的名字,陆游的《入蜀记》有记载:“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

  盘萦:盘绕。

  四十八渡:渡口名。

  鬼门关:指的是石门关,在重庆奉节东,两山相夹如门户。

  《竹枝词二首·其一》简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浮云的缭绕与落日的余晖交织出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后两句从自然景观过渡到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传递出人们应相互扶持、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竹枝词二首·其一》鉴赏

  《竹枝词二首·其一》是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这是他以巴东民歌调创作的七言绝句。彼时,黄庭坚受打击,被迫离开京师开封前往偏远的黔州,途中历经山川险阻与旅途艰辛,也饱览奇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浮云缭绕、落日余晖的山水之景,勾勒出宏大画卷;后两句由景及人,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运用借景抒情手法,借自然景象,既抒发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传达出人们应相互扶持、和谐共处的愿景。此诗将旅途经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相融合,在展现山水之美的同时蕴含哲思,于民歌形式中彰显独特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

  《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是一首格律严谨的七言绝句,每句七字,共四句,有着较为固定的押韵规则,短小精悍的形式能以简洁语言传达深刻情感与意境。该诗以行旅为题材,围绕诗人旅途经历与见闻创作。前两句“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生动描绘出山路如浮云般百转千回,渡口在落日余晖中熠熠生辉的景象,既展现旅途艰难,又凸显景色壮美。后两句“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诗人虽身处偏远的“鬼门关”外,却表示不应因距离而觉遥远,大家都是一家人。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在艰苦旅行中乐观豁达的情怀,以及对人间情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朗,余韵悠长,让人回味不已。

  《竹枝词二首·其一》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描绘出道路如浮云般曲折盘绕,途中渡口众多。寥寥数语,便将前往黔州山路的艰险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诗人称即便身处被视为“鬼门关”的偏远之地,也不应觉得路途遥远,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尽管黔州远离京城,环境险恶,可诗人却能泰然处之。此句彰显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竹枝词二首·其一》写作手法

  夸张:“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一百八盘”和“四十八渡”运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山路的曲折和渡口数量之多,突出旅途的艰辛,同时增强诗歌画面的壮阔感,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直抒胸臆:“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诗人直接抒发内心想法,在偏远之地不抱怨路途遥远,而是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来宽慰自己、鼓舞他人,直白地展现出乐观豁达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