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黄莺儿

  欲转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咏黄莺儿》注解

  1、涩(sè)1.不光滑,不滑溜:轮轴发~。2.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苦~。这个柿子很~。3.文字难读难懂,不流畅

  2、高风(ɡāo fēnɡ) 1.强劲的风。2.指遭受强风。3.指秋风。4.高尚的风操。5.高雅的艺术风格。6.美善的风教、政绩。

  《咏黄莺儿》赏析

  《咏黄莺儿》 是唐代诗人郑愔所写的一首咏物诗。莺啼而花开,黄莺自古以来被视为春天的使者,人们从她的身上既听到了春的声息,但也经常预感到春天匆匆离去的脚步声,因此,作为一种意象,黄莺经常寄寓着人们对于春天的悲喜之情。此诗的立意却不同寻常.“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二句移情于物,以莺喻人,从而揭示人世的沉浮,微露乞人援引之意。

  郑愔这一首有名的五绝,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咏黄莺儿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

猜你喜欢

  欲转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