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日》译文

  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

  山陵间的雪都消去露出了嫩绿的萱草。透过烂漫的春光,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

  纵酒狂饮欢度良宵,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

  皇帝于苑中,召近臣赐腊。晚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但此时此刻,我感念着浩荡的皇恩,不能随便离开啊。

  《腊日》注释

  遥:遥远。

  紫宸朝:宣政殿北曰紫宸门,内有紫宸殿,即内衙之正殿。

  口脂:唇膏。

  面药:脸上所要用的防寒的药物。

  翠管:碧玉镂雕的管状盛器。

  银罂yīng:银质或银饰的贮器。

  《腊日》赏析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在这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诉求来年丰收吉祥的传统;今有各地喝腊八粥,吃腊八面、腊八蒜的习俗。

  岁终之月称“腊”,“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辞旧迎新的意味。因而,常言才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可见人们对腊八节的重视。

  因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腊八节从来就不吝啬各种溢美之辞,毕竟岁终之月了,腊八节的到来,预示着年关将近了,也预示着大家可以回家团圆过年啦。

  杜甫的《腊日》便将腊八节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佳节之于任何人,都是异常兴奋的,因为彼时可以和家人举杯庆祝、欢乐团聚,能感受浓烈久违的亲情和让人无比眷恋的天伦之乐,人生如此美好,夫复何求呢?

  杜甫本就是相当恋家、顾家之人,面对腊八这样的传统民俗节日,自然是非常注重,又欢喜雀跃的,因为可以回家团聚啦。我们可从他的字里行间感觉他的欣喜之情。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往年的腊日里,天气还异常的寒冷,温暖离我是如此的遥远啊;但是今年的腊日却格外不同,气候温暖,冰冻全消。难道真是今昔腊日的气候差异大吗?往年寒冷,今年暖和?

  不,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杜甫对腊八的些许欣喜,因为有了欣喜,故而才让他觉得连天气也暖和了,正是因为他想象着家庭的温暖。这里更多的应解读为,腊八节带给了杜甫对归家的向往和憧憬。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侵凌”出自《史记》:“炎帝欲侵凌诸侯”;“萱草”出自《诗经》:“焉得萱草”,萱草是一种种在后院,让人忘记忧愁的草,又称“忘忧草”,杜甫这里意指他已经忘记忧愁、难以抑制喜悦了;“春光”出自《魏武纪》:“缴必恐漏泄。”梁元帝诗:“徒望春光新。”这里自然指杜甫感觉到了春意。

  这两句不仅频繁用典,语句优美,还体现了杜甫心中的温暖“春意”。冬天虽然寒风肆虐、雪色茫茫,但是冰雪也在逐渐的消融啊,竟显露出了绿绿的萱草,以及那嫩绿的柳条,春光怎么也藏不住了,春意悄悄的来了。意境竟与“一枝红杏出墙来”雷同,让人感受到了春色。

  杜甫在首联写的是“暖意”,颔联写的是“春意”,他的欣喜之情真是溢于言表啊,他对传统佳节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其实应是对家没有抵抗力。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在这样的腊日里,应该纵酒狂欢欢度良宵啊,不,还是准备辞朝还家吧。杜甫的情感是层层递进的,欣喜之情也是在逐渐升级,家对杜甫来说,就是一种召唤,回家一直是他一生的主题。

  杜甫的这两句颈联,让人联想起他的生平第一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腊日》虽不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欣喜若狂的心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却也是喜不自胜,甚至还想放弃官位、辞职回家;还有,两者兴奋的点不一样,前者是节日归家,后者是战争胜利归家乡。

  话说杜甫真的是性情中人,但他的心情我们都能体会。谁没有过离乡背井、外出打拼的经历,还曾一度要辞职回家、结束飘泊呢?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但此时此刻,我感念着浩荡的皇恩,不能随便离开啊。杜甫的前三联,欣喜之情已达顶峰,然在尾联,却是笔锋一转,情感倏然跌落,把不能辞职回家、不能随便离开的无奈心情写得让人无比怜惜,让读者也感同身受,心也跟着纠结和疼痛起来。

  有家不能归,有节不能回,这是多么的无奈啊。我们说杜甫顾家恋家,家于他而言,永远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与国家、皇帝比起来,他显然会选择后者。因此,他时常忧国忧国、沉郁寡欢。

  即使面对这样的腊八佳节,杜甫也只能诉诸于笔端,用文字温暖着心灵。但不管怎样,腊八能带给杜甫温暖和欣喜,他的这个冬天便也不会再寒冷,也是一件小幸事。

  在腊日里同样能感受春意的还有陆游,他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这样写到: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陆游的腊日诗同样唯美:腊月的微风里已经微微有了些许春意,因时而动拄着拐杖散步路过邻家。看到邻家的柴门里面炊烟袅袅,野外水边耕牛的脚印重重叠叠。体弱多病需要的只有药物,没有徭役征召所以赋闲在家。今天邻居送了我腊八粥,越发觉出江边小村春的气息。

  陆游的诗里更多的是腊日带来的“暖意”,一是有微风、有炊烟,春意盎然微风暖。二是有赋闲邻家、有腊八粥,腊日佳节人情暖。可见陆游对腊日佳节也甚是喜欢和重视,心情格外畅快,因而喜不自胜、寓情于诗。

  自古至今,腊八一直为人们重视和喜爱,文人墨客也从不吝啬溢美之辞,还有清代夏仁虎的《腊八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从上到下,从朝廷到民间,腊八风俗从未曾改变。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沧海如何变桑田,祖宗先贤们留下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壮丽瑰宝。

  她带着诗歌的韵致和优美,穿越秦时明月汉时关,走过唐诗宋诗,历经每个飞雪的清晨和薄雾的黄昏,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