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酝 一作:酿)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译文

  少年时尚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

  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

  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

  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注释

  梦得:诗人刘禹锡,字梦得。

  沽酒:买酒。

  后期:后会之期。

  犹:还,尚且。

  十千: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

  七十欠三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

  征:征引,指行酒令的动作。

  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

  穷:寻根究源。

  经史:满腹的经论才学。

  清吟:清雅的吟唱诗句。

  菊黄:指菊花盛开的时候,通常指重阳节。

  家酝:家中自己酿的酒。

  陶然:形容闲适欢乐的样子。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首联写人生不同时段的感受;颔联、颈联明写“醉听清吟”对饮的乐趣,暗含对政治上遭冷遇的不满;尾联紧扣题意,作者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尾句的“一醉一陶然”,既表达了作者对挚友的深情厚谊,又表现出作者在现实面前的哀伤和愁苦。全诗言简意赅,语淡情深。

  此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不忧生计”与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义,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少时”二字体现出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初生之犊不畏虎”的豪气。“老后”却使读者联想到诗人那种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气了。诗人回首平生,难免有“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感慨。“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亦忧亦喜,写神情极妙。“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夸张,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相看”二字进而再现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他们两人都生于同一年,已经快六十六岁,按虚岁来算快六十七岁了,亦即“七十欠三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张皱纹满面的老脸,面面相觑,彼此都感慨万千。朋友的衰颜老态,也就是他们自己的一面镜子,怜惜对方也就是怜惜他们自己。在这无言的凝视和含泪的微笑之中,包含着多少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

  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将题中旨意写足。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正是仁人志士的不幸。这里的“醉”,似醉而非真醉;与其说是醉于“十千沽一斗”的美酒,不如说是醉于“胜管弦”的“清吟”,虽然美酒可以醉人,却不能醉心,一般的丝竹可以悦耳动听,却无法像知己的“清吟”那样奏出心灵的乐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二句,把“闲饮”和内心的烦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此番“闲饮”,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解愁。“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这首诗诗题为“闲饮”,表面上抒写解囊沽酒、豪爽痛饮的旷达与闲适,深藏的却是闲而不适、醉而不能忘忧的复杂情感。蕴藏了他们对人生愁苦、世事艰难的深刻感受和体验,表现了这两位有着相同命运的诗人的深厚友情。此诗蕴藉深厚,句外有意,将深情以清语出之,把内心的痛苦忧烦用闲适语道出,加强了抒情效果。全诗言简意富,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见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此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不忧生计”与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义,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少时”二字体现出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初生之犊不畏虎”的豪气。“老后”却使读者联想到诗人那种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气了。诗人回首平生,难免有“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感慨。“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亦忧亦喜,写神情极妙。“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夸张,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相看”二字进而再现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他们两人都生于同一年,已经快六十六岁,按虚岁来算快六十七岁了,亦即“七十欠三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张皱纹满面的老脸,面面相觑,彼此都感慨万千。朋友的衰颜老态,也就是他们自己的一面镜子,怜惜对方也就是怜惜他们自己。在这无言的凝视和含泪的微笑之中,包含着多少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

  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将题中旨意写足。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正是仁人志士的不幸。这里的“醉”,似醉而非真醉;与其说是醉于“十千沽一斗”的美酒,不如说是醉于“胜管弦”的“清吟”,虽然美酒可以醉人,却不能醉心,一般的丝竹可以悦耳动听,却无法像知己的“清吟”那样奏出心灵的乐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二句,把“闲饮”和内心的烦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此番“闲饮”,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解愁。“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这首诗诗题为“闲饮”,表面上抒写解囊沽酒、豪爽痛饮的旷达与闲适,深藏的却是闲而不适、醉而不能忘忧的复杂情感。蕴藏了他们对人生愁苦、世事艰难的深刻感受和体验,表现了这两位有着相同命运的诗人的深厚友情。此诗蕴藉深厚,句外有意,将深情以清语出之,把内心的痛苦忧烦用闲适语道出,加强了抒情效果。全诗言简意富,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见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创作背景

  作者白居易晚年和刘禹锡交往甚密,唱和齐名,世称“刘白”。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他们都阅尽了人世沧桑,饱经了政治忧患,在宦海中浮沉了几十年。如今年近古稀,相对痛饮,从老后的失意寂寞,联想到少时的“不忧生计”,不禁感慨万端。二人相约饮酒时白居易便创作了此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猜你喜欢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酝 一作:酿)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