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从军行》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从军行》注释

  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

  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动:惊动。行人:征人。

  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

  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黄河一作金河。

  陲(chuí):边陲,边地。

  系:捆绑。名王:指匈奴首领。

  《从军行》赏析

  《从军行》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早期创作的作品。这首描述青年士子跨马离家至凯旋的过程。诗的前四句写渡河出军,突出表现各种声响,气氛烘托极为成功;后四句写战争,亦从侧面描写,高度概括。最后一句写战士胜利,激情大振。“吹角、喧喧、笳悲、争渡、日暮、战身、尽系、归来”之铺垫,通贯紧密。“行人、人起、嘶乱、河水、漠陲、尘里、王颈、天子”之后缀,情理简明。“言有尽,意无穷”,诗中意味,尽在诗人笔触中。

  《从军行》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早年热衷政治,奋发有为,他的边塞诗流露出爱国主义的思想,具有豪壮的英雄气概。这首诗描写了发生在边陲的一次战斗。“吹角”二句,先从行军写起。凌晨,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把他们从梦中催起。于是他们紧张地准备出发,“喧喧”二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们起床后出发前紧张忙碌的热闹场面。“笳悲马嘶乱”以下四句,具体写战斗的过程。当双方将要遭遇时,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一个“乱”字,概括了双方即将投入战斗时笳鸣马嘶嘈杂一片的情景,但本句语义的重点在自己一方的“马嘶”。马的兴奋,正说明战士的兴奋。“争渡金河水”的“争”,写出了战士们人人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奋勇渡河,踊跃杀敌的激愤精神。“日暮”二句,写战斗一直紧张地进行着,直到太阳落到“沙漠边”,在那烟尘弥漫的战场上还传来战士的厮杀声,于此可见战斗的激烈。最后“尽系名王颈,归来见天子”写战斗取胜后,将士们凯旋而归的情景。他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然后带回来献给天子,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充满了积极报国奋发向上的情绪,流露了诗人前期较为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爱国热情,具有盛唐边塞诗激情满怀、催人振奋的时代特色。节奏鲜明,语言铿锵,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用凝练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高度的语言技巧。

  《从军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九年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王维早年热衷政治,在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亲眼目睹一次普通的规模不大的出征,以及出征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作者感同身受写这首诗。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