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汉初刘向校书时《三易》仍存,汉后下落不明,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 (姬昌)乾卦
- (姬昌)坤卦
- (姬昌)屯卦
- (姬昌)蒙卦
- (姬昌)需卦
- (姬昌)讼卦
- (姬昌)师卦
- (姬昌)比卦
- (姬昌)小畜卦
- (姬昌)履卦
- (姬昌)泰卦
- (姬昌)否卦
- (姬昌)同人卦
- (姬昌)大有卦
- (姬昌)谦卦
- (姬昌)豫卦
- (姬昌)随卦
- (姬昌)蛊卦
- (姬昌)临卦
- (姬昌)观卦
- (姬昌)噬嗑卦
- (姬昌)贲卦
- (姬昌)剥卦
- (姬昌)复卦
- (姬昌)无妄卦
- (姬昌)大畜卦
- (姬昌)颐卦
- (姬昌)大过卦
- (姬昌)坎卦
- (姬昌)离卦
- (姬昌)咸卦
- (姬昌)恒卦
- (姬昌)遯卦
- (姬昌)大壮卦
- (姬昌)晋卦
- (姬昌)明夷卦
- (姬昌)家人卦
- (姬昌)睽卦
- (姬昌)蹇卦
- (姬昌)解卦
- (姬昌)损卦
- (姬昌)益卦
- (姬昌)夬卦
- (姬昌)姤卦
- (姬昌)萃卦
- (姬昌)升卦
- (姬昌)困卦
- (姬昌)井卦
- (姬昌)革卦
- (姬昌)鼎卦
- (姬昌)震卦
- (姬昌)艮卦
- (姬昌)渐卦
- (姬昌)归妹卦
- (姬昌)丰卦
- (姬昌)旅卦
- (姬昌)巽卦
- (姬昌)兑卦
- (姬昌)涣卦
- (姬昌)节卦
- (姬昌)中孚卦
- (姬昌)小过卦
- (姬昌)既济卦
- (姬昌)未济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