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乞猫》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乞猫》注释
于:在。
善:善于,擅长。
患:祸害,灾难这里做动词。
其子患之(患):忧虑。
乞:向人讨,请求。
中山: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河北省。
予:给。
盍:“何不”的合音,为什么不。
诸:“之乎”的合音。
弗:不
是:这
若:你。
穿:穿透,穿过。
远:表示距离。
垣墉:墙壁。 垣:墙
耳:语气词。
病:害处。
去:距离。
若之何:固定句式,这里的意思是“为什么要”。
已耳:罢了。
“吾将饥寒焉”的“焉”是语气助词,所以可以不被翻译。没有意义的。
《乞猫》简析
本文是一则寓哲理于叙事的寓言故事。主要讲人们在生活中为达到某一目的,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是要权衡得失利弊,正确判断。赵人为了消除鼠患而引进了猫,可惜这猫除了有善捕鼠的优点之外,还有善于捕鸡的特点,结果是“鼠尽而鸡亦尽”。不过,这个赵人比他的儿子会算账,宁愿“弗食鸡”,也没按他儿子的意思,把猫赶走而受饥寒。
《乞猫》中心解读
文章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有鼠”与“无鸡”这两种结果摆得清清楚楚,并在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收尾,对比鲜明,产生了很强的说服力。
《乞猫》揭示道理
处理事物要抓主要矛盾,用物要看它的主要特长,切不可求全责备,因噎废食。
《乞猫》题目实例
1、找出文中写老鼠祸害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
句子是: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
意思是: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
2、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赵人认为猫可以灭鼠是问题的主要方面,猫吃鸡是问题的次要方面,只要能灭鼠,所以应该留猫。他的儿子则认为猫也吃鸡应该把猫除去。
3、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分清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可因小失大。
4、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翻译"去"的意思。
去是赶走,失去的意思。
5、中山人予之的之指代是什么? 其子患之的之指代是什么?
前之代赵人,要猫的人。
后之代猫,以猫为患。
6、 赵人之子求父"去夫猫"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鼠尽而鸡亦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