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注释 天命:天赋,指人的自然禀赋。性:人的本性。率:规范,遵循。教:政教,教化。
赏析 此句阐述了人性、道德和修行的哲学观点,强调了人的天命本性,以及如何根据本性来追求正确的道德之路,并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中庸·第一章》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相关内容
-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出自→宋史·列传·卷九十七
-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出自→史记·三十世家·魏世家
-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
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
出自→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九
-
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出自→新五代史·本纪·周本纪第十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