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春秋战国 《成公·成公四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译文 不是我们同家族的人,他们必定不同我们一条心。

  注释 族类:同族或同类。

  赏析 此句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民族之间利益冲突的根源,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利益诉求,所以一定存在矛盾冲突。

成公·成公四年

春秋战国

  《成公·成公四年》译文

  【经】

  四年春季,宋国国君派遣华元来鲁国聘问。

  三月壬申日,郑伯去世。

  杞伯来鲁国朝见。

  夏季四月甲寅日,臧孙许去世。

  成公去晋国。

  安葬郑襄公。

  秋季,成公从晋国回来。

  冬季,在郓地筑城。

  郑伯攻打许国。

  【传】

  四年春季,宋国的华元前来聘问,这是为继位的国君通好。

  杞桓公来鲁国朝见,这是由于要将叔姬送回鲁国。

  夏季,鲁成公去到晋国。晋景公会见成公,不恭敬。季文子说:“晋景公一定不免于祸难。《诗》说:‘谨慎又谨慎,上天光明普照,得到天命不容易啊!’晋景公的命运决定于诸侯,可以不恭敬吗?”

  秋季,成公从晋国到达鲁国,想要向楚国要求友好而背叛晋国。季文子说:“不行。晋国虽然无道,尚不能背叛。国家广大、群臣和睦,而且靠近我国,诸侯听他的命令,不能有二心。史佚的《志》有这样的话:‘不是我们同族,他的心思必然不同。’楚国虽然土地广大,不是我们同族,难道肯爱我们吗?”成公就没有那样做。

  冬季,十一月,郑国的公孙申带兵去划定所得许国土田的疆界。许国人在展陂打败了他们。郑伯进攻许国,占领了鉏任、冷敦的土田。晋将栾书率领中军,荀首作为副帅,士燮为上军副帅,救援许国,进攻郑国,占领了汜地、祭地。楚国的子反救援郑国,郑襄公和许灵公在子反那里争论是非,皇戌代表郑襄公发言。子反不能判断,说:“您二位如果屈驾去问候寡君,寡君和他几个臣子共同听取两位君王的意见才可以判断出是非。否则,侧不大了解两国之间的是非。”

  晋国的赵婴和赵庄姬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