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猎·角鹰初下秋草稀
观猎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观猎》译文
秋草荒疏枯萎猎鹰刚刚凌空疾下,放松缰绳劲健的青骢马奔驰如飞。
英俊的少年猎获了平原上的兔子,把猎物横着捎在马后意气风发地回来。
《观猎》注释
角鹰:头顶上有毛角的鹞鹰。
铁骢:配有铁镫的猎马,状其劲健。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马,为良马。抛鞚(kòng):此谓放松马缰绳。鞚,本为带嚼子的笼头。
捎:拂,掠。如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意气:意志和气概。
《观猎》简析
《观猎》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该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描写少年携带猎鹰、驱策骏马的狩猎场景,推测为作者早期作品,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考。
诗歌开篇以“角鹰初下秋草稀”勾勒猎鹰出击与秋原狩猎背景,通过“铁骢抛鞚去如飞”展现骏马疾驰的动态画面。后两句“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聚焦少年猎手捕获野兔后横捎猎物凯旋的场景,以细节刻画突出其英武形象与豪迈气概。全诗运用“秋草稀”“去如飞”等意象铺垫狩猎过程,既暗含王维《观猎》诗意影响,又独创细节描摹。明代顾璘评其“马后横捎,细节如画”,点明全诗结句画龙点睛之妙。
《观猎》鉴赏
此诗写观猎,描写一打猎少年的英武形象,而集中到猎归的细节描画,所以传神。少年打猎,猎鹰、猎马需同时具备。首句即王维《观猎》诗“草枯鹰眼疾”之意,此“秋草稀”自是“草枯”使然,这样,野兽失去荫蔽,猎鹰便易追击奔逃的野免,而次句亦有王维诗“马蹄轻”之意,此“去如飞”即是“马蹄轻”,上两句均为下联“猎得平原免”“横捎意气归”张本。而“横捎”一词的运用,突出了猎马与此少年的意气、精神,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而表达了诗人与盛唐人的豪迈意气,可与王诗对读。明代顾璘《批点唐诗正音》云:“此篇叙咏自好。马后横捎,细节如画。”
《观猎》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盛唐时期,描写一少年的打猎过程,当为王昌龄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考。
-
秋兴·日暮西北堂
唐朝王昌龄
-
箜篌引·卢谿郡南夜泊舟
唐朝王昌龄
-
古意·桃花四面发
唐朝王昌龄
-
少年行二首·西陵侠少年
唐朝王昌龄
-
观猎·角鹰初下秋草稀
唐朝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