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二首·西陵侠少年
少年行二首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
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
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
《少年行二首》译文
其一
长安城的游侠少年,在长亭短亭里送别朋友。
道路两旁长满青槐树,白马飞奔如同流星。
听说边塞有急报,匈奴军队已经攻下了井陉关。
少年气势高昂准备为国捐躯,谁还在乎能不能刻下功勋。
其二
骑上骏马飞奔去追寻,黄昏的云雾笼罩着西楼,
你我以一剑相约,福祸与共,以千金为赠。
高阁上歌声远扬,重重关隘外柳色深深。
夜静更深时我们应该尽情大醉,不要辜负了我们此生的情义。
《少年行二首》注释
西陵:指长安。韩帝王陵墓在长安西北,因称西陵。
短长亭:古时候驿路上供人休息之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羽书:羽檄,一种紧急文书,用木简制成,长约一尺二寸,上插鸟羽、以示紧急。
寇:攻劫。
井陉:关隘名,古代军事要地,在今河北省井陉县。
燕山铭:《后汉书·窦融传》载,窦宪伐北匈奴,大破之,“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夕阴:黄昏时的云雾。
一剑:指结下生死之交,必要时为义勇仗剑赴死。
夜阑:夜更深。
百年心:终生不渝的友情和义气。
《少年行二首》简析
《少年行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收录于《全唐诗》,约作于公元755年前后唐朝社会矛盾加剧时期。作为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品延续其七绝圣手的雄浑风格,以乐府杂曲为载体。
组诗由两首五言古诗构成:其一描绘侠少年闻边关告急、白马流星般奔赴战场,展现“气高轻赴难”的家国担当;其二刻画江湖儿女“结交期一剑”的生死义气,以“莫负百年心”收束侠骨豪情。诗中通过青槐白马、羽书夕阴等意象,融合边塞壮阔与游侠慷慨,塑造出盛唐少年勇毅果决的群像。作品以简练笔法凸显少年群体忠义赤诚的精神内核,成为唐代边塞诗与游侠题材结合的典范。
-
秋兴·日暮西北堂
唐朝王昌龄
-
箜篌引·卢谿郡南夜泊舟
唐朝王昌龄
-
古意·桃花四面发
唐朝王昌龄
-
少年行二首·西陵侠少年
唐朝王昌龄
-
观猎·角鹰初下秋草稀
唐朝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