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译文 忧思祸患使人成长、使人振作和勤奋,因而得生;安逸享乐使人怠惰,导致人死亡和国家、事业的衰败。
注释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赏析 此句蕴含深刻的哲理,说明安乐无忧的生活、优越顺利的环境,却往往使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畏惧困难,丧失斗志,历代有德君子,都诚惶诚恐,修身养性,这种忧患意识逐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魅力。
《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译文
孟子说:“舜兴起于田野之中,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建筑工人而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上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下被提拔,孙叔敖在海边隐居时被选拔,百里奚在集市的交易场所被选拔。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经常有过错,才能够改正。心灵被困,思虑被塞,而后才有所作为。表现在脸上,发出声音,然后才能让人明白。国内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直谏的臣子,国外没有敌国的外患,这个国家一定会消亡。这样才能知道人是生在忧患中,而会死于安乐之中的。”
相关内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