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成语解释: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峻《辩命论》:“同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近义词:知二五而不知十

成语拼音: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成语解释: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近义词: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成语拼音:cuán sān jù wǔ

成语解释: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成语繁体:攅三聚五

近义词:攒三集五 三五成群

成语例句: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成语拼音:zǎn sān jí wǔ

成语解释:见“攒三聚五”。

成语出处: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成语繁体:攅三集五

近义词:攒三聚五

成语拼音:yī mù wǔ xíng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

成语出处:《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近义词:一目数行 一目十行

成语例句: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背诵无遗。★《元史·许有壬传》

成语拼音: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解释: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近义词:一退六二五

成语例句:张平《抉择》:“就这么一推六二五,睁只眼,闭只眼,和稀泥,抹光墙吗?”

成语拼音:yāo wǔ hè liù

成语解释: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你这个将军,好不知事务,只管的吆五喝六,叫我如何使出这盘头盖顶来?”

近义词:吆三喝四

成语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从山坡黑户区低矮的窝棚中,不时发出男人们粗野的哄笑和吆五喝六的猜拳声……”

成语拼音: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解释: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近义词:一推六二五

成语例句:你就别一退六二五了

成语拼音: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语解释:作战时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近义词:五十步笑百步

成语例句:老舍《四世同堂》:“他和瑞丰原来差不多,他看不起瑞丰也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成语拼音:yī shēn wǔ xīn

成语解释:比喻杂念很多。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成语拼音:yī wǔ yī shí

成语解释: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近义词:原原本本 一清二楚

反义词:含糊不清 一塌糊涂

成语例句: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成语拼音:xué fù wǔ chē

成语解释: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成语繁体:壆富五車

近义词:博大精深 博学多才

反义词:目不识丁 胸无点墨

成语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成语拼音:xià wǔ guō gōng

成语解释:《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成语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成语拼音:xián wǔ dēng sān

成语解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成语例句:《南齐书·王融传》:“然后天云动,勒封岱宗,咸五登三,追踪七十,百神肃警,万国俱僚。”

成语拼音:wǔ cǎi bīn fēn

成语解释: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各种颜色错杂繁复。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成语繁体:五彩繽紛

近义词:五颜六色 万紫千红

反义词:一成不变

成语例句: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峻青《地下水晶宫》)

成语拼音:wǔ dú jù quán

成语解释: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成语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出来就五毒俱全了。”

近义词:无恶不作

成语例句:他五毒俱全,无恶不作

成语拼音:wǔ diǎn sān fén

成语解释: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百家诸子,沉酣五典三坟。”

成语繁体:五典三墳

成语拼音:wǔ cǎi bān lán

成语解释: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近义词:五彩缤纷

成语例句:碧野《天山景物记》:“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

成语拼音:wǔ gǔ bù shēng

成语解释: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成语出处:《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近义词:五谷不生

成语拼音:wǔ chē fù sì

成语解释: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成语繁体:五車腹笥

近义词:学富五车

反义词:不识之无

成语例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7卷:“说起他聪明,就如颜子渊闻一知十;论起他饱学,就如虞世南五车腹笥。”

成语拼音:wǔ huā dà bǎng

成语解释: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成语出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成语繁体:五蘤大綁

成语例句:一瞬之间,他已被五花大绑起来。粗大的杠子立即压折了他的双腿。★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

成语拼音:wǔ gǔ dà fū

成语解释: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成语出处:《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成语例句:唐·赵蕤《反经·是非》:“子之观我理秦,孰与五羖大夫贤乎?”

成语拼音:wǔ duǎn sān cū

成语解释: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三回:“姓陈名叫大勇,年有三十五六岁,生的五短三粗,相貌魁伟。”

成语繁体:五短三麤

近义词:五大三粗

成语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1章:“他拿一个五短三粗的磨棍,一边打枣,一边嘴里还唱着信天游,把《打樱桃》随心所欲地改成了《打红枣》——”

成语拼音:wǔ hé liù jù

成语解释: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成语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成语拼音:wǔ dǐng wàn zhōng

成语解释:指高官厚禄。

成语出处:明·宋濂《永思堂记》:“如羊之跪乳,鸟之反哺,其乐将矢谁,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

成语繁体:五鼎萬鐘

近义词:高官厚禄

成语拼音:wǔ háng bā zuò

成语解释:泛指各行各业。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近义词:各行各业

成语例句:王朔《一点正经没有》:“我们这是国家的买卖,要涨得一起涨,五行八作蔬菜副食小百货——单个涨不允许。”

成语拼音:wǔ chǐ zhī tóng

成语解释:见“五尺之童”。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近义词:五尺之童 五尺童子

成语拼音:wǔ bù chéng shī

成语解释: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成语出处: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成语繁体:五步成詩

近义词:七步成诗

成语拼音:wǔ chǐ shù zǐ

成语解释:同“五尺之童”。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成语繁体:五尺竪子

近义词:五尺童子

成语拼音:wǔ gǔ fēng shú

成语解释:见“五谷丰登”。

成语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成语繁体:五谷豐熟

近义词:五谷丰登

成语例句:清·陈忱《水浒后传》第30回:“石城坚固,五谷丰熟,人民富庶。”

成语拼音:wǔ dòu lián zhū

成语解释: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成语出处:《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成语繁体:五竇聯珠

成语例句: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揆之诸父前编,则五窦联珠,奚是为誉。”

成语拼音:wǔ dǒu zhé yāo

成语解释: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成语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繁体:五鬥摺腰

近义词:不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例句:性秉钢坚,心贞冰洁,岂因五斗折腰。(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五出)

成语拼音:wǔ gǔ bù fēn

成语解释: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近义词:不辨菽麦

成语例句: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成语拼音:wǔ fēng shí yǔ

成语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成语繁体:五風十雨

近义词:风调雨顺

成语例句: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宋 王炎《双溪诗钞 丰年谣(一)》)

成语拼音:wǔ fāng zá chǔ

成语解释: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成语繁体:五方雜處

近义词:五方杂厝 龙蛇混杂

成语例句: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成语拼音:wǔ hòu qī guì

成语解释:泛指达官显贵。

成语出处:唐·李白《流夜郎赠卒判官》诗:“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成语繁体:五矦七貴

近义词:五侯九伯 达官显宦

成语例句:阿英《灯市》:“天子以至于五侯七贵,又为什么要提倡灯会呢?”

成语拼音:wǔ guǐ nào pàn

成语解释: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成语出处:鲁迅《小说旧闻钞·三保太监西洋记》:“惟其中有五鬼闹判一语,不知所出;以问余,亦无以应也。”

成语繁体:五鬼鬧判

成语例句:惟其中有五鬼闹判一语,不知所出;以问余,亦无以应也。(鲁迅《小说旧闻钞 三保太监西洋记》)

成语拼音:wǔ hóu jiǔ bó

成语解释: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成语繁体:五矦九伯

近义词:五侯七贵

成语例句:《旧唐书·哀帝纪论》:“五侯九伯,无非问鼎之徒;四岳十连,皆畜无君之迹。”

成语拼音:wǔ cáng liù fǔ

成语解释:亦作“五脏六腑”。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窃,五藏六府。”

近义词:五脏六腑

成语例句: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长沮桀溺语》:“五藏六府,尚有未洁。”

成语拼音:wǔ dà sān cū

成语解释: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成语出处: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成语繁体:五大三麤

近义词:牛高马大

成语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1章:“田福高五大三粗,也是个蛮汉,二杆子金强不敢顶嘴。”

成语拼音:wǔ fāng zá cuò

成语解释: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成语繁体:五方雜厝

近义词:五方杂处

成语拼音:wǔ gǔ fēng rěn

成语解释:五谷: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各种谷物;稔:庄稼成熟。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成语出处: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

近义词:五谷丰登 五谷丰熟

成语拼音:wǔ huā bā mén

成语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成语繁体:五蘤八門

近义词:形形色色 五光十色

反义词:一成不变

成语例句:湖北的省政府在当时真正是一种鱼龙漫衍的“模范政府”,那个委员会五花八门地是什么人品都有。(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

成语拼音:wǔ huáng liù yuè

成语解释: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反义词:寒冬腊月

成语例句: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1章:“五黄六月烟反潮,抽着又灭了。”

成语拼音:wǔ chǐ zhī tóng

成语解释: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近义词:五尺童子 五尺之僮

成语例句: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成语拼音:wǔ dōng liù xià

成语解释: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成语出处: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成语例句:曲波《林海雪原》:“孔里向外冒水,像一串串馒头大的水珠子,五冬六夏不断。”

成语拼音:wǔ chǐ tóng zǐ

成语解释:同“五尺之童”。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近义词:五尺之童 五尺竖子

成语例句: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培根笛卡儿之学说》:“欧美五尺童子所莫不钦诵,而吾国人所当探求其故者也。”

成语拼音:wǔ guāng shí sè

成语解释: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

成语出处:南朝 梁 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近义词:五颜六色 万紫千红

反义词:色彩单一

成语例句:故宫珍宝馆的玻璃柜里,摆着五光十色的稀世奇珍。

成语拼音:wǔ gǔ fēng dēng

成语解释: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麦、菽(豆)泛指粮食作物;丰登:丰收上场打晒。形容农业丰收年景。

成语出处:《六韬 龙韬 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成语繁体:五谷豐登

近义词:年谷顺成

反义词:颗粒无收

成语例句: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成语拼音:wǔ háng bìng xià

成语解释: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成语繁体:五行並下

近义词:一目十行 五行俱下

成语拼音:wǔ hòu là zhú

成语解释: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成语出处: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

成语繁体:五矦蠟燭

成语例句:清·陈维菘《喜迁莺》词:“千载鱼灯,五侯蜡烛,赢得三春梦短。”

成语拼音:wǔ duǎn shēn cái

成语解释:指人的身材矮小。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近义词:五短三粗

反义词:高大魁梧

成语例句:李准《参观》:“只见他五短身材,赤红脸,高鼻梁,一双细长眼睛,炯炯有神。”

成语拼音: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

成语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近义词:五风十雨

成语例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4回:“却道数十年,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夜湿昼晴。”

成语拼音:wǔ mǎ liù hóu

成语解释: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成语繁体:五馬六猴

成语例句:我们要对这些五马六猴严加管理

成语拼音:wǔ qiǎng liù duó

成语解释:竞相抢夺。

成语出处: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成语繁体:五搶六奪

成语拼音:wǔ què liù yàn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成语出处:《九章算术·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 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

近义词:半斤八两

成语例句: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和议》:“当持五雀六燕之匀衡。”

成语拼音:wǔ mǎ fēn shī

成语解释: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成语出处: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成语繁体:五馬分尸

近义词:千刀万剐

成语拼音:wǔ léi hōng dǐng

成语解释:比喻不得好死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要是我从中赚一个钱,天上现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轰顶。”

近义词:天打雷劈

成语例句: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真是五雷轰顶!她顿时就像被闪电击中了一样。”

成语拼音:wǔ láo qī shāng

成语解释:痨:结核病。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成语出处:老舍《二马》:“两位马先生都没有脏病,也没有五痨七伤,于是又平安的过了一关。”

成语繁体:五癆七傷

近义词:五劳七伤

成语拼音:wǔ lǐ yún wù

成语解释: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那窗外的孙杰却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雾中。”

成语繁体:五裏雲霧

近义词:五里雾中

成语例句:这让我如堕五里云雾之中

成语拼音:wǔ líng sì sàn

成语解释:形容零星涣散。

成语出处:郭沫若《恢复 怀亡友》诗:“你的生命不消说会长留在天地之间,但我们的革命势力呀已经是五零四散。”

近义词:零零散散 四分五裂

反义词:完完整整

成语例句:郭沫若《恢复·怀亡友》诗:“你的生命不消说会长留在天地之间,但我们的革命势力呀已经是五零四散。”

成语拼音:wǔ lǐ wù zhōng

成语解释: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成语繁体:五裏霧中

近义词:五里云雾

成语例句:郭沫若《关于非正式五人小组》:“对于政协各项协议不大明了的朋友,或许到现在都还在五里雾中吧。”

成语拼音:wǔ jiǎo liù zhāng

成语解释: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

成语出处: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成语繁体:五角六張

近义词:七颠八倒

成语例句: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五角六张》:“五角六张,盖乖角、乖张之意,犹今言七颠八倒。”

成语拼音:wǔ jī liù shòu

成语解释: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9回:“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成语拼音:wǔ hú sì hǎi

成语解释: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成语出处: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近义词:四面八方 五洲四海

反义词:方寸之地

成语例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成语拼音:wǔ qīn liù juàn

成语解释: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他的五亲六眷,家理师徒,磕头摆把的,布满全屯。”

成语繁体:五親六睠

近义词:三姑六婆

反义词:非亲非故

成语拼音:wǔ nèi jù bēng

成语解释: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书钱美恭寻亲事》:“美闻此言,五内崩裂。”

近义词:五内俱焚

成语拼音:wǔ nèi rú fén

成语解释: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近义词:五内如裂 心如刀割

反义词:欣喜若狂 心花怒放

成语例句:她听到好朋友遭车祸时,五内如焚,悲痛欲绝。

成语拼音:wǔ líng nián shào

成语解释:指京都富豪子弟。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近义词:五陵英少

成语例句:尹雪艳总也不老。十几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乐门舞厅前替她捧场的五陵年少,有些天平开了顶, 有些两鬓添了霜……(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成语拼音:wǔ jiǎng sì měi

成语解释: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

成语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满面通红地后躲,左右张望:‘别别,五讲四美。’”

成语繁体:五講四美

成语例句:吴茂盛《驻京办》第一章:“什么是‘五讲四美’,想想自己的名字就知道怎么做了。”

热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