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
临江仙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追思往事好沾巾。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酒筵歌席莫辞频。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译文
东野之后就在也没漂亮的句子了。于你离开后就很少有亲近的人了。想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最容易留泪沾巾。如白头王建还在,还是能见到个真正咏诗的人的。
在深山里学道只能白白自己老去。纵是学道有成,留名千载也不关自身什么事。酒席啊,歌晏啊什么的,不要推辞,不要感觉频繁了。要争取跟南陌上的花一样,占着着一年的春季。
《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注释
东野:唐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其诗险涩。
王建:唐诗人,以工乐府著称,与张籍齐名。
“学道”二句:化用刘禹锡《戏赠崔千牛》诗:“学道深山虚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
“争如”二句:化用刘禹锡《戏赠崔千牛》诗:“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
《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简析
《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宋词,采用《临江仙》词牌中的格九双调六十二字体式,属双调小令。该词为晏几道晚年深谙世事冷暖后所作,开篇以高谈雄辩之势化用孟郊、王建典故,借刘禹锡诗意直陈"留名千载不干身"的出世思想,展现凌厉四座的开篇气势。
全词通过追忆交游往事与酒筵歌席的对比,交织清俊豪迈与苍凉孤傲的复杂情感,展现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在词体形式上具有典型性:上下片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与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作品同列为《临江仙》典范之作。作品既保持"纯粹词人"的艺术特质,又彰显出诗人才有的直抒胸臆之妙。
《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赏析
“东野亡来无丽句”,就像是《红楼梦》中最为世人难容的槛外人妙玉脱口而出的狂语:“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只两句好诗”。这种胆识、这种持论、这种气魄、这种充分张扬个性的自由自在,折射出的岂不是晏几道老而弥笃、至死不渝的清高孤傲、遗世独立么?“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这种苍凉,像醉卧在处处霓虹的长安夜市中的一位名满天下的落魄诗人,像是四月的黄昏褪尽燥热后空留下的微弱的芬芳与清冷,它像是回顾日影、索琴弹奏《广陵散》后绝尘而去的嵇康,它比起杜甫那两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来丝毫不减力度。
-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
宋朝晏几道
-
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
宋朝晏几道
-
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
宋朝晏几道
-
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
宋朝晏几道
-
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
宋朝晏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