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

临江仙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沉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译文

  那姿态柔美、风情万种的鲜花仿佛能懂得人的话语,轻柔纤细、体态轻盈的春柳好似也会安然入眠。在那华丽精致的高楼深处,雕花绮丽的窗前。在芳草萋萋的春夜里从梦中醒来,在梅花飘落的时节里唱罢歌曲。

  用沉香木浓烈地熏染着锦绣的被子。用金质的酒器慢慢地斟饮着色泽如流霞般的美酒。如嫩绿娇柔、红嫩小巧的模样,实在是让人怜爱。不要像云朵那样轻易地飘散分离,而应该像月亮一样常常保持圆满的状态。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注释

  旖旎(yǐnǐ):柔婉貌。仙花解语: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元宝遗事》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此处用喻美人。

  春柳能眠:形容柳条的柔垂。又,旧传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起三倒。

  落梅天:指五月。《太平御览》九七〇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

  沉水:香名。

  流霞:美酒。金船:酒器。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简析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婉约派词作,收录于其词集《小山词》中。该词以“解语花”“春柳能眠”等典故比拟女子柔婉之态,上阕绘玉楼绮窗、芳草落梅等意象勾勒闺阁氛围,下阕借沉水熏香、流霞斟酒暗抒情思,末句“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通过对比手法抒发美好易逝的怅惘与圆满期许。全词语言秾丽精巧,运用密集物象铺陈与隐喻,展现婉约词缠绵悱恻的抒情特质。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赏析

  这是一首词,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温馨旖旎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词中通过对歌女居处环境的描写,如“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以及对歌女形象的刻画,将其比作“旖旎仙花”“绿娇红小”,描绘出一个美丽而温柔的歌女形象,营造出一种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氛围。同时,词中又蕴含着对歌女的爱怜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惆怅,如“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表达了作者对永恒爱情的渴求,希望美好能长久相聚,永不分离,寄托了词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珍视之情。

  上片开篇的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其中所提及的花与柳,不仅巧妙地勾勒出歌女所处的环境,即后文“玉楼”“绮窗”周边的景致,更将歌女的容貌与神态生动地比拟出来。花仿若能懂人言语,而人亦如同那善解人意的鲜花;春日里轻柔纤细的柳丝静静低垂,恰似美人安然入眠,反过来,美人沉睡时的静谧模样,又何尝不似那悄然垂落的柳枝呢?花、柳与美人,相互映照、彼此类比,共同勾勒出一幅旖旎迷人的春日图景。于此,也再度彰显出晏几道词句蕴含丰富、意味深长的独特风格。

  随后所写的“玉楼深处绮窗前”,处于花柳的环绕掩映之中,这里便是歌女的居所。然而,身为这首词核心的歌女,却始终未被正面呈现。只是借“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来侧面烘托。昨夜歌女演唱结束时,已是夜深人静,此刻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想来定是慵懒倦怠。词句里的“芳草”与“落梅”,一方面渲染出春日特有的景致,另一方面也对歌女的心境与情态做了补充说明。毕竟,满庭芳草的春夜如此美好,实在不容错过;梅花纷纷飘落的时节,又怎能不让人涌起丝丝惆怅呢?

  进入下片,词人先是用华丽的辞藻描绘熏香与饮酒之事,以此来概括歌女日常的生活状态。紧接着,以“绿娇红小”回应前片描绘的“春柳”与“仙花”,进而得出景美且人更美的“正堪怜”这一结论。那么,究竟该如何去怜惜爱护呢?词的结尾两句给出了答案——“莫如去易散,须似月频圆”。此处的“云”字,颇值得玩味。它或许不仅仅是在描述天空中飘荡的白云,极有可能还暗指那位已经离散远去、名为“云”的歌女。对于这类词句,不必过于刻板地去理解,适当保持一种模糊的解读空间,反而更契合作者想要传达的本意。这种朦胧含蓄的表达方式,也正是晏几道词作极为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写作手法

  互文:“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中“花与柳,既点染歌女居处的环境(即下文的‘玉楼’‘绮窗’),也比拟歌女的容颜与情态。花能解人语,人似解语花;轻盈的春柳静静低垂,好像美人已然入眠,而美人的睡不也像是静静的垂柳吗”。这里花和柳的相关描述并非孤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比拟:拟物,“轻盈春柳能眠”中运用了拟物手法。将美人的睡眠状态拟作春柳静静低垂的形态,赋予美人以柳树的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美人沉睡时静谧、柔和的姿态,同时也通过这种拟物,将花、柳、美人三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交融的意境。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鉴赏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乃北宋词人晏几道精心创作的一阕词作。此词深切展现出词人对于往昔缠绵欢会的深切思忆,以及对矢志不渝爱情的热烈渴求。晏几道与《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颇有相似之处,他们皆对女子怀有一种格外的爱怜之心,满心期望能够与她们长久相伴,永不分离。而《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所传达的,恰恰就是这般诚挚的情感。从词中“绿娇红小”的描述,不难推断出晏几道笔下的女子是一位年纪尚轻的歌女。他将这位歌女比作一朵含苞待放、娇羞动人的鲜花,其身姿轻盈曼妙,宛如春日随风摇曳的柔柳,性情温婉柔顺,且聪慧善解人意。词人展开想象,在梅花纷飞飘落的时节,她轻启朱唇,清歌袅袅,其间又交织着多少如梦如幻的美好憧憬;她静静地伫立在窗前,又萌生出多少绮丽的情思与遐想。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绘,最终都聚焦于女子的“堪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