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译文 天之道法,是减少有剩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养有剩余的。
注释 损:减少。余:剩余。不然:不是这样。奉:奉献。
赏析 老子以“天之道”和“人之道”做对比,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进而主张“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统治者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要想保持安定的社会秩序,就应该将自然规律运用到社会中来。
老子相关内容
-
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
出自→老子·德经·第七十七章
-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出自→老子·道经·第三十章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出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出自→老子·德经·第七十七章
-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出自→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最近更新